
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設原則?
一、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合理確定階段目標,分階段分步驟實施。2011年重點抓好政策法規和評定標準的制訂、考評體系的建立及典型示范的創建等基礎工作;2012年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成熟一批、評審一批、公告一批,確保2015年底前所有工貿企業實現安全達標。
二、突出重點,分類指導
抓住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取得突破;區別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采取有效措施,創新達標途徑,實現共同達標。
三、典型引路,全面推進
創建示范地區,樹立典型企業,發揮榜樣作用,創新體制機制;加強經驗交流,以點帶面,推動各地區、各行業企業全面達標。
四、法律約束,政策引導
加強相關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督促達標;完善考核制度,落實工作責任,以行政手段推進達標;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激發企業自覺性,以經濟手段引導達標。
五、企業為主,政府推動
立足企業創建為主,注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過程:加強政府推動和政策引導,調動各級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推進安全達標工作。
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同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 23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國辦發[2011] 11號)精神,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主線,以創新安全監管體制機制為著力點,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為依據,通過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全面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礎,提高企業防范事故能力,提升安全生產監管水平,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創建依據?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內容
《基本規范》共分為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一般要求、核心要求等五章。 在核心要求這一章,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機構、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員教育培訓、設備設施運行管理、作業安全管理、隱患排查和冶理、重大危險源監控、職業健康、應急救援、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等方面的內容作了具體規定。
《基本規范》采用了國際通用的策劃(P.Plan)、實施(D.Do)、檢查(C.Check)、改進(A.Act) 動態循環的PDCA現代安全管理模式。通過企業自我檢查、自我糾正、自我完善這一動態循環的管理模式,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和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建立。
《基本規范》總結歸納了煤礦、危險化學品、金屬非金屬礦山、炯花爆竹、冶金、機械等已經頒布的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中的共性內容,提出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共性基本要求,對各行業、各領域具有廣泛適用性。
《基本規范》適用于工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以及對標準化工作的咨詢、服務和評審。所有的工礦企業都應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
已經制定了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的行業,優先適用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
企業標準化相關評定標準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已經組織編制了冶金企業(軋鋼、焦化、燒結球團、鐵合金、煉鐵、煉鋼、煤氣),氧化鋁、電解鋁(含熔鑄、碳素),有色重金屬冶煉、有色重金屬壓力加工、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白酒生產、啤酒生產、乳制品生產、造紙、食品生產、紡織、商場、倉儲物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和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評分細則,共計23個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并陸續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規范性文件印發。
201 1年7月28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紡織造紙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的通知》(安監總管四[2011] 126號),通知中發布了《紡織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造紙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和《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